
气相色谱仪操作规范包括以下几点:
操作前的准备:确保仪器电源线、气路管线连接正常,无漏气现象。
开机顺序:首先打开氮气、空气和氢气瓶总开关,调节气体输出压力至规定范围;然后开启计算机和仪器控制界面,启动仪器。
色谱条件的设定:建立新的方法,配置色谱柱和检测器,设置进样器参数、柱温、检测器温度、进样口温度等。
进样操作:确保进样量适中,使用注射器或自动进样器将样品送入进样口。
分离与检测:设定合适的温度程序,使各组分在色谱柱中分离,检测器记录各组分的响应信号。
数据分析与记录:分析检测到的色谱图,计算各组分的保留时间、峰面积或峰高,并与标准物质比较进行定量分析。保存原始数据。
关机顺序:分析完毕后,先调节进样口温度、检测器温度、柱温至较低值,关闭氢气瓶、空气发生器和氮气瓶,待柱箱温度和加热区温度降至规定范围后,关闭主机电源开关和气路。
注意事项:
防止电事故:拆掉仪器面板时,注意先拔掉电源插头。
防止烫伤:关机后,加热区温度较高,避免直接接触,更换部件时需待温度降低或使用隔热保护。
气路:定期检查气路密封性,确保气路布置合理,防止泄漏现象。
及时清洗注射器:保持注射器清洁,避免样品记忆效应干扰。
使用性能可靠的气体减压器:新减压器试漏,长期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漏。
准备色谱柱测试标样:新色谱柱测试性能,定期测试并比较结果,以便排查故障。
更换零部件要逐一进行:避免同时更换多个部件,便于准确判断故障原因。
做好仪器使用和分析记录并定期归档:记录操作者、分析样品及条件、仪器工作状态等信息,便于查找原因。
定期更换进样衬垫:防止衬垫漏气和老化降解干扰分析。
选择合适的操作条件:根据载气流速、气化温度、进样量和分流阀打开时间等因素,进行优化设置。
上一篇:燃气分析色谱仪在环保领域的应用